活氧机选购技巧
1.首先看实际技术,技术最直接的是看专利,没有专利技术就看采用什么系统的技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自主研发的还是引进的 .什么专利呢当然是活氧机核心部件臭氧发生器的实用新型专利---注意哦,不是外观设计专利哟 专利分为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与外观设计专利 其实按道理最好的是看发明专利,但是很可惜哟,人家德国SIEMENS早在1857年就获得了臭氧发生器的发明专利哟 ,经过100多年的发展,一般都是允许申请实用新型专利啦 ,这个专利表示该产品目前是新近革新的,技术上处于优势,该专利的保护期是10年.--所以要看清楚哟。
2.看检验报告--该报告可分两种哦,分别是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和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的及地方性的检验场所 两个场所检验出来的东西效力是不同的,权威度也不一样哦。
3.看产品质量,现在很多企业申请了很多认证但仔细一看就会发现是"中国质量检验联盟"的而不是"国家质量检验检疫总局",嘿嘿,其中的差别就不用多讲啦 团体的 和 国家的,还有有点差别的。产品质量最根本的决定因素在臭氧发生器,浓度纯度及整体稳定性好不好,纯度高不高 ,都是臭氧发生器的工艺材料所决定的,目前最好的应当属于白金版的发生器,其次是钛金版的 ,因为造价比较高,成本大,加上技术上很有难度 很多企业或因为没有技术 或因为没有研发资金往往没有白金或者是钛金版的发生器 一般都是氖泡的 中空管材 碳的 不锈钢的或者是陶瓷和搪瓷的(注意陶瓷和搪瓷还是有区别的哦),连仿钛金或者是混合金属比如不锈钢和锌 钛钢结合的材料的发生器都没有 嘿嘿 ,氖泡的 中空管材 碳的 不锈钢的或者是陶瓷和搪瓷的这类发生器材料局限性都比较大,遇潮可恢复性差 ,在国外大多都淘汰使用了.在臭氧应用中以空气为例是温度越低 ,空气湿度越大臭氧杀菌的效果才越好,但是如果发生器不好的话,潮湿的环境往往容易让其以后提前罢工,或者是对外放电,这样就很危险了.纯度不高就等于是买个慢性自杀品回家。
4.看浓度和纯度,浓度按中国大陆的环境和卫生部的标准设定比例计算空气应用中120mg--300mg为最好 ,水处理以200mg--300mg为好 鉴于日常家用的综合考虑浓度建议不要高于350mg .呵呵,顺便说一下台湾地区的标准就不一样了,空气应用设定在120mg ,水应用则在400mg的量 ,因为宝岛台湾北部为亚热带气候.南部属热带气候。年平均气温(高山除外)为22°C,年降水量多在2000毫米以上。所以臭氧在这样温暖潮湿的地方对空气进行消毒杀菌应用时只要少量就可达到消毒目的,而由于台湾人口密集工业发达水质相比大陆要差上好几倍,所以连台湾的"地瓜王子"林光常博士都说该地区臭氧对水处理应该是400mg ,呵呵很多朋友喜欢把台湾的标准移植到大陆,但是他们却忘记了林光常博士也说黄豆要吃本地的,不吃进口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同样台湾的标准可不适用大陆哟.毕竟臭氧的浓度太大了对人体的伤害还是存在的。
5.看卫生部"消"准字---呵呵,虽然臭氧产品市场管理很宽松,不像传说中的那样强制的厉害但从消费者的角度看,获得了卫生部"消"准字的机器还是非常值得信赖的,毕竟不是任何一家企业去申请都能通过的,资质的考核还是非常严格的.其申请在后期严格审核起来犹如药品申请国药"准"字那般。
6.看企业主营什么,呵呵臭氧行业在中国和别的行业不一样的地方在于要求专业,因为国内的臭氧技术还不是很先进与国外几百年的历史相比差距还是很明显的,不能专业投入可以说其拿出来的东西是经不起考验的.如果一家企业是什么都做,既卖臭氧机又卖些毫无关联的东西 那就很值得怀疑了 除非是大集团,有自己的分公司和研发基地全身投入才可。
7.看是否加入行业自律协会,虽然说行业自律很难做到,但身在这个行业还是有必要参与本行业的相关活动以及接受行业约束,任何一个行业都有它的潜规则在里面,多少是需要接受全行业的约束的,但是一个企业连这点约束都接受不了,就实在会让消费者担忧.臭氧产业是朝阳产业前景光明,臭氧产业联合会一直以来对企业申请入会都保持审慎态度严格要求,门槛也比较高,导致很多企业只能望门兴叹。